位于北京盘山的“包森烈士之墓”。
人物档案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县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 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42年2月 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内与日伪一部遭遇,指挥战斗中不幸牺牲,终年31岁。
北京东边的盘山,有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四方的水泥台上,竖立着大理石墓碑,墓碑正面,镌刻着“包森烈士之墓”几个大字。
作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硬是在虎口下壮大了盘山抗日根据地,眼见形势渐好,31岁的包森却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
后人为了缅怀先烈,拍摄了电影《平原游击队》,片中那位智勇双全的主人公双枪李向阳的原型就是包森。
智擒日本裕仁天皇“表弟”赤本
1938年后,邓华支队与宋时轮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配合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包森的队伍便是其中之一。
在包森的抗日史料中,很多记载都浓墨重彩地描述“1939年智擒日本裕仁天皇表弟、宪兵司令赤本大佐”的故事。
1939年初,日军派赤本坐镇遵化。赤本狂妄地放话:悬赏30万元,亲手抓捕包森,而包森却上演了活捉赤本的好戏。
赤本认为八路军已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便寻思让包森投降,4月26日,赤本和翻译化装后,由一名被捕的八路军战士带路去寻找包森。
包森在村口化装埋伏了六七个侦察员,帮老百姓打土坯。八路军战士经过侦察员身边的时候,使了个眼色。侦察员立即从坝台上跳下,将枪口对准了赤本和翻译。
由于鬼子大队就在后面,众人急忙拖着两个俘虏前行。赤本极不配合,还“叽里哇啦”地嚷嚷,眼看日本大队快到跟前,战士们在释放了翻译后,从老乡家里找来斧子,对着赤本的脑袋连砍三下,结果了这位侵略者的性命,并草草掩埋。当敌人来到时,几位八路军战士已分散隐蔽了。
赤本被活捉的消息,令日本国内朝野大为震惊,立即组织了“赤本营救委员会”,派出大批日伪军在遵化扫荡一个月之久,终未得到赤本的音信。
不过据河北省遵化党史办公室干部考证,赤本是日本天皇裕仁表弟一说,是当时被活捉的翻译官对马兰田等人讲的,后来汇报给上级。有旅日华人学者曾查阅日方档案,未见赤本三尼的有关记载。关于赤本是日本天皇裕仁表弟之说有待进一步考证。
被冷枪击中不幸牺牲
“赤本事件”后,包森在兴隆东南一带,将只有四五十人的小部队壮大到200多人,同时号召群众参加抗战。
随后,包森又率领部队挺进盘山,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他先后和日军、日伪进行了多次战斗,以弱胜强,牢牢占据盘山。
就在和日伪“治安军”交战大获全胜后不久,包森即率一、三营奔向长城以北去打满洲军,1942年2月17日在遵化野瓠山与日伪军遭遇。
时任包森警卫员的高大章回忆说:“我一直跟着包司令,他牺牲时我正和他在一起。包森指挥我们赶紧上野瓠山,居高临下阻击敌人。”高大章说,他们把敌人打下山不久,突然敌人一方的枪声停了,战场一片寂静。
大家都很纳闷,于是包森登上一块岩石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悲剧随之发生,一发流弹从包森的左侧胸口打入,从右肋穿出。“让营长苏然指挥战斗。”包森交代完这句话后,就瘫倒在贾子华怀里。在抬包森下山时,他已经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