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嫂明德英
1911年9月,明德英出生在马牧池乡一个叫横河村的穷山沟里,这一年正值清王朝统治的最后一年,她的童年似乎和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样的动荡不安。两岁起,厄运便接踵而来,先是因病导致聋哑,后又逢母亲病亡、弟弟夭折。18岁那年,唯一疼爱她的父亲,也撒手人寰。25岁的时候,明德英在叔叔的安排下嫁给了同乡没地没房的穷小子李开田,婚后两人一直靠看墓地维持生活。
1941年, 日军对沂蒙山区实行 “铁壁合围”大扫荡,山东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难的“反扫荡”时期。同年11月初,驻守在马牧池乡的我山东党、政、军机关和八路军主力部队被日寇发现,决定紧急转移。一名八路军小战士在掩护部队转移时,身负重伤,不得不隐蔽到明德英看护的李家林里。当明德英看到浑身是血的八路军小战士时,急忙把他拉进一个空坟子隐藏了起来。很快,鬼子追了过来,发现她是个哑妇,就比划着问这个八路跑到哪里去了?明德英见状便咿咿呀呀地朝西山指了指,鬼子信以为真,朝西山追去。
鬼子走后,明德英发现小战士已经昏迷不醒,危急关头,正在哺乳期的她顾不得羞涩,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一滴、一滴地滴进小战士的嘴里……就是这救命的乳汁,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小战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收留八路军伤病员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但她每天都会去给小战士送水送饭,用盐水为他清洗感染流脓的伤口。为了给小战士补充营养,还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了鸡汤。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小战士很快伤愈,准备归队,临行前明德英不忘拿出家中仅存的的一包袱煎饼让他捎在路上吃,此时的小战士早已跪在地上哭成了泪人,他哽咽着对李开田说:“老爹,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您和娘的恩情,等抗战胜利了,我回来给您当亲儿子。”无法言语的明德英,只能默默地擦着眼泪。
后来,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事迹,被作家刘知侠得知写成小说《红嫂》,“红嫂”一词首被提出。明德英,沂蒙老区众多红嫂群体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虽然她身体聋哑,不会说话,但她那颗平凡的心与不平凡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吟唱着人世间最美丽的声音。
巍巍蒙山高,耸立着沂蒙儿女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水长,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如今,红嫂已不单单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代表着一个群体,我们相信,在这些红嫂身上的精神,一定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后人,铸就着新时代伟大的中国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