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选自孙明瑾之子孙瑞星所作《孙明瑾两战淞沪 喋血常德》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与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兼第八十七师师长,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孙明瑾时任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孙元良)第五一七团副团长(团长张世希)。
2月中旬,日军第九师团、第二十四混成旅团增援上海。2月20日晨,在飞机、大炮及舰炮掩护下,日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团猛攻吴淞、庙行,中国军队奋勇抵抗,血战两昼夜。21日,第二五九旅第五一七团小炮连击落日军战机一架。22日晨,日军突破庙行阵地。张治中亲率教导总队驰援,孙元良率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增援,宋希濂也率第二六一旅猛攻。9时,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从江湾至蕴藻浜全线反击。第八十八师也反击日军。教导总队、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在庙行正面,第二六一旅在左侧,第六十一师两团在右侧,三面夹击,激战至烈。晚8时30分,全歼日军。
孙明瑾率部进攻日军据点,被日军炮弹炸伤腰臂部。因战事紧急,裹伤再战,指挥部队继续冲锋,直至胜利。庙行大捷,蜚声中外,中国军队歼敌3000余人,被国际评论为“中国军队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蒋介石高度评价:“自经22日庙行镇一役,国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国军精勇无敌,而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
3月3日凌晨,团长张世希和孙明瑾率第五一七团抵达嘉定葛隆镇娄塘一带,突遇从15华里外浏河镇猛扑而来的千余日军。中国军队奋勇抵抗,死战不退,敌进受阻。上午,4000余名日军携轻炮十余门,猛攻第五一七团,后突破阵地,冲到团部附近。孙明瑾当即率第一营第三连杀入敌阵,击退日军。日军又增兵至8000人,包围第五一七团,炮火炽烈,攻势汹涌,该团伤亡过半。午后,日军突破第五一七团阵地,战况更危。下午四时,独立旅第一团奉命驰援,军心大振,张世希和孙明瑾率部冲锋,杀声震野,日军不敌,仓皇后退。
在第五一七团血战葛隆镇、阻敌前进之际,第五军、第十九路军迅速撤退转移。第五一七团也迅速撤抵外岗,与第八十八师会合,经昆山转进至新阵地。孙明瑾在庙行之战负伤,十余天来连日血战,伤口感染,持续高烧,昏迷倒地,生命垂危。救护队急送孙明瑾至苏州第八十七师陆军医院救治,经全力抢救,终于大难不死。葛隆镇阻击战,粉碎日军企图突破嘉定——太仓中间地区,截断中国军队退路的阴谋。此战,第五一七团伤亡千余人,第一营营长朱耀章、两名连长和六名排长殉国。张治中将军高度赞扬:“葛隆镇一役,关系极大,因为敌军的企图,在突破嘉(嘉定)、太(仓)中间地区,直下铁路,截我后路。如果不是第五一七团奋勇拒止,则敌趋葛隆镇,陷钱门塘,直下铁路,我们第五军和第十九路军的归路就断了,那后果是不能想象的。”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前,孙明瑾以陆军大学学员、第三战区作战科少将科长身份,前往杭州湾北岸考察,发现数十公里海岸线防守力量薄弱,即建议加强兵力部署,谨防日军偷袭登陆。
淞沪会战爆发后,张治中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辖三个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和第三十六师)。孙明瑾赴第九集团军第八十七师司令部任督战官,直赴前线参战。12日,孙明瑾督率第八十七师第五一七团,布防江湾新市区日租界北外侧。13日上午,日军在北站与宝山路袭击中国军队。午后进攻第五一七团,中国军队英勇反击。
14日,第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召开作战会议。孙明瑾说:“上次“一二八淞沪抗战,我们第八十七师已经和日本鬼子打过一次大仗。我们要坚定信心,敢打敢拼,以强大火力,攻下日海军俱乐部、日海军司令部等坚固据点,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扩大战果,把敌人赶出上海。还要增派有力部队,严防日军在浏河一带和杭州湾北面登陆。”下午4时,张治中命令第八十七师为左翼,第八十八师为右翼,猛攻日军。第八十七师主力在江湾两江女子体育学校周围,第二五九旅是第八十七师主要攻坚力量。孙明瑾督率第五一七团前进至虹江桥一线,沿军工路、黄兴路各条路线,由北向南向西攻击,进攻日海军操场、日海军俱乐部等军事要点。
孙明瑾督率第五一七团第三营,作为全师尖刀,向日军发起冲锋,攻占日海军操场,又督率第三营攻占沪江大学。17日,第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命令第二五九旅攻占日海军俱乐部。第五一七团担任主攻。因第三营攻打沪江大学伤亡较大,团长刘漫天让第一营担任主攻,第二营和团直属部队助攻,第三营作预备队。然而,第一营攻打日海军俱乐部三次未得手,伤亡120余人,官兵受日军火力压制,进退两难。孙明瑾对刘团长说:“第一营受挫严重,第三营攻坚有经验,还是让第三营来打吧。”说罢,组织机枪和炮火压制日军,将第一营安全撤下。孙明瑾让刘团长跑去组织炮火,自己向第三营营长交代具体打法。一切就绪,孙明瑾一声令下,全团山炮、榴弹炮、迫击炮齐发,暴风骤雨般砸向日海军俱乐部,日军死伤惨重。紧接着,冲锋号骤响,孙明瑾率领第七连攻进日海军俱乐部。
日军在俱乐部中央大楼东面负隅顽抗,大队长松杉少佐见火力凶猛,命令机枪和小炮掩护,从东面暗道匆忙撤离。第七连、第八连兵合一处,占领日海军俱乐部。松杉少佐不甘失败,率残部反攻南门。南门守军调头北撤,日军紧追不舍,在中央大楼附近遇中国军队阻击,中国军队从南门方向也射来密集的机枪弹。
中国军队两面夹攻,松杉少佐率部向北门撤退,北门又杀出一支中国军队。日军逃进中央大院,松杉少佐率残部爬上中央大楼,负隅顽抗。孙明瑾命令迫击炮向中央大院及楼上开炮,炮弹精准,日军伤亡甚众。松杉少佐急忙下楼,由一名军曹护卫,拼死冲出大院,企图从东边暗道逃跑。孙明瑾卫士开枪击中军曹。松杉少佐如惊弓之鸟,慌不择路,一头钻进苇塘。中国军队几名士兵跳进苇塘,将松杉少佐拖出来,捆个结实,押到孙明瑾面前。孙明瑾命令将松杉少佐押往师部。当日夜,第七连、第八连合力攻占日海军俱乐部。
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将军说:“第二五九旅第七连、第八连,在占领日海军俱乐部战斗中,打得最壮烈,最英勇,为我全军之楷模!”日海军司令部是日军指挥中心,汇山码头是日军陆上与江上舰队的必要通道。18日晨,第八十七师消灭当前之敌,第八十八师在虹口公园等地包围日海军司令部。下午,中国军队发起猛攻。19日凌晨,第三十六师从西安赶到上海,同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一起,攻击日海军司令部。20日,张治中改变战略,将汇山码头作为攻击重点。经一昼夜激战,占领汇山码头。23日凌晨,日军在宝山小川沙河口登陆,猛攻吴淞、宝山、罗店和浏河,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后背。张治中将军冒着敌机轰炸,赶赴前线视察。上午8时30分,张治中一行赶到江湾叶家花园第八十七师师部,环顾四周,问师长王敬久:“孙明瑾呢,怎么没见他在这儿?”王师长说:“孙明瑾正在前线,他每次指挥作战,都奋不顾身,冲到第一线,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前次作战,就是他督率第五一七团第三营第七连、第八连打败日军的。”
张治中说:“好,赶快把孙明瑾找来师部开会。”电话打到前线,孙明瑾赶到师部。张治中对孙明瑾说:“你要辅佐司令部指挥作战,前线战斗残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突击分队,直接冲到第一线去。从现在开始,你就跟在我身边,做我的战略参谋,需要你下部队时,也由我来安排。”
张治中宣布开会,各位长官发言。鉴于日军登陆,战局严峻,张治中想听听孙明瑾的意见。孙明瑾说:“目前,与日军登陆部队相比,我作战部队仅两个多师,兵力相差悬殊。现在,所有部队均派往前线,司令部已无预备队可派。请总司令电告委员长,尽快增派部队到上海。如援军及时赶到,我军尚可布置正面防御,保障交通畅通、援军和军需品运达。”
张治中电告蒋介石请派援军。蒋介石电令陈诚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驰援上海。孙明瑾发现,罗店距日军登陆地宝山小川沙河口仅30华里,如罗店失陷,中国军队腹背受敌,即报告张治中,派兵据守罗店。张治中命令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抢占罗店。
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命令日军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山室宗武抢占罗店。山室宗武率部赶到罗店,见罗店已被中国军队占领,便命令日军一个中队进攻,遭到中国守军第十一师一个营的抵抗。第十一师师长彭善速率两团驰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派第十四师、第六十七师增援。31日,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三营营长姚子青中校率第三营600人死守宝山。9月3日,姚营血战一昼夜,毙敌200余名。5日,日军调动千余兵力,从宝山城东南北三面,对姚营轮番进攻。孙明瑾率数名随从在宝山一带巡视阵地,发现中国军队被日军包围,即找姚营长商量对策。因孙明瑾是集团军司令部长官,姚营长说:“孙将军,我组织兵力,护送你们出去。”孙明瑾摇摇头说:“你手中的兵力有限,应付敌人已很困难,我们决定留下来,同大家一起战斗!”官兵们喋血奋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7日,第三营伤亡惨重,营长姚子青壮烈殉国,阵地上只剩20多名官兵。一名中尉冒着敌人炮火,爬过来对孙明瑾说:“孙长官,你和下级同生死,是好样的。你是将军,国家和军队更需要你,我们愿用生命掩护你们冲出去。”20多名官兵也围上来,要求掩护突围。父亲说:“感谢弟兄们,突围不可能了,让我们多杀一些鬼子兵,就像姚营长他们那样,在阵地上为国捐躯吧!”
官兵们返回阵地,击毙众多日军,日军仍像潮水般冲来。南面骤然响起密集枪炮声、军号声和喊杀声,第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第五一九团特务连冲杀过来。孙明瑾率部和援军一起,奋力冲杀,突出重围。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国军队兵力达70万人,会战结束剩40万人。日军损失惨重,伤亡十万人。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破灭。
1943年冬,日寇集中日军第十一军五个精锐师团又五个支队,加上伪军四个师共16万人,进犯战略要地常德。国民政府第六、第九战区共21万兵力,与日军展开殊死血战。
11月2日,常德会战拉开战幕。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8000官兵固守常德城。19日,日军攻至常德,战况危急。第九战区长官部命令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火速驰援常德。25日,预备第十师师长孙明瑾率全师8000将士,从驻地衡阳出发,经七天强行军,到达常德以南地区。日军得知援军到达,纷纷赶来堵截。26日,预十师向日军发起猛攻,击败日军,继续前进。27日上午8时,当预十师进至驴岭一带丛林,突遭4000余日军伏击,双方激战。德山在长江南岸十华里,是常德东南门户,21日已被日军占领。战区长官部电令预十师配合第三师攻占德山。孙明瑾复电,坚决表示:“本师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打到一兵一卒亦向德山方向突进!”
28日,日军发动猛攻,四架战机对预十师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发动猛攻。孙明瑾指挥部队击退日军。当部队抵达斋公嘴时,突遇日军第十三师团所部千余名,激战至深夜。29日,孙明瑾命令全师以迫击炮猛轰日军第三师团阵地,部队进占益家冲。面对中国军队预十师的强大攻势,敌第三师团师团长山本三南增兵干余人,分三路猛袭而来。
30日,为掩护第三师攻占德山,孙明瑾再次率领全师主力向日军发起猛攻,以吸引钳制日军主力。随后,预备第十师各部在正面金麟桥和侧面赵家桥两地又连遭日军第三师团第三十四联队(联队长簗濑真琴大佐)和第六十八联队(联队长桥本熊吾大佐)迂回强攻,双方战斗极为激烈,预备第十师官兵伤亡极重。第三师在预十师掩护下,傍晚6时攻占德山。 [7]
12月1日,预十师冲破日军重重据点,攻击敌第三师团司令部所在地肖家冲,占领日军核心阵地。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异常震惊,命令进攻常德城的第六十八师团抽调两个联队,从正面逆袭预十师。被预十师击溃的第三师团重新集结部队,从西面压向预十师。第一一六师团以一部向西阻援,割裂预十师与外线兵团联系。日军逆袭大部队迅速赶到,第六十八师团增兵至三四千人,以猛烈炮火轰击后,其主力直扑中国军队预十师。
尤为痛恨的是,第三师团师团长山本三南由汉奸领路,亲率赖真琴第三十四联队和桥本熊吾第六十八联队,在金陵桥和赵家桥对中国军队预十师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发动迂回强攻。为突袭预十师战斗指挥部,汉奸带领日军4000人,沿山间穿插行进,途中遭遇第二十八团拼死抵抗。日军一面加强正面进攻,一面由汉奸另带千余名日军,继续迂回穿插,直扑预十师战斗指挥部。
孙明瑾率部沿山谷疾进,突遇大股日军,立即下令投入战斗。大量日军冲过来,孙明瑾夺过一挺轻机枪,对准日军“哒哒哒哒”一阵猛射。机枪弹打完,又用手枪、步枪射击。卫士请求掩护其突围,孙明瑾拒绝卫士请求,持枪奋身杀入敌阵,同日军展开白刃战。两名卫士紧随孙明瑾左右,也与日军展开肉搏战。
孙明瑾体格强健,刺杀技术高超,以娴熟的格杀动作,接连刺杀六名日军。日军惊遇刺杀高手,又见他身着少将军服,纷纷赶过来,将他团团围住。孙明瑾又连续刺杀两名日军,日军仍然近不得他身。孙明瑾用力过猛,刺刀折断!
孙明瑾抓起另一支上刺刀的步枪,奋力向第九名日军刺去。日军弃枪避逃,武士道精神荡然无存。两名日军躲在近处树丛后,不顾一切用机枪对准孙明瑾一阵狂射,在机枪弹射向父亲时,也击倒包围孙明瑾的好几名日军。孙明瑾颈部、胸部、腰腹部和手臂连中五弹。一名卫士扑向孙明瑾,企图用身体挡住机枪弹。另一名卫士拔出驳壳枪,击中两名日军机枪手,急忙上前救护,要抬孙明瑾突围。孙明瑾以步枪支撑身体,力犹不倒,目瞪部属,奋力疾呼:“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孙明瑾伤势极重,手扶卫士,频语部属:“贯彻命令,达成任务!”语终气绝,壮烈殉国! [4]
1943年12月15日,孙明瑾灵柩运抵长沙,省城各界代表及万余民众满怀悲愤到码头迎灵,《大公报》发表题为:“孙故师长精神不死”社论。19日至20日,第九战区和湖南省政府召开隆重公祭大会,由薛岳主祭,省城各界代表及孙将军家属上万人参加大会。第九战区长官部并向孙明瑾将军夫人姜文珍及其子女6人,颁发抚恤金10万元。12月21日,孙明瑾将军灵柩运抵南岳,葬于南岳忠烈祠南面宝胜寺前20余米处。 [5]
1944年2月,修建墓阙,以垂永久。为彰显烈士抗日功绩,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批准入祠首都(南京)忠烈祠,其忠烈事迹明令褒扬,存备宣付国史馆,并编入中华民国褒扬令集。褒扬令云:
"……陆军预备第十师师长孙明瑾,致身卫国,矢志忠贞。此次敌犯湘鄂边区,该员等督师战守,力遏凶锋,效命疆场,壮烈殉职。缅怀大节,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将生平事绩存备宣付国史馆,并准入祀首都忠烈祠,以资矜式,而励来兹。此令。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八日。" [7]
姜文珍女士,孙明瑾妻子,山东潍县人,上海沪江大学毕业。1930年,结为伉俪,夫妻恩爱情深,十几年如一日。孙明瑾殉国,给姜文珍带来巨大的悲伤。
姜文珍在一首遗诗中表达了对孙明瑾的深切怀念,其中写道:“……将军,记得,我永远记得,您每次奉命出征,匆匆又转来告我:文珍,文珍,请为儿女尽力,莫怕丈夫献身,我去求民族生存,你在家哺育儿女安心……”。
姜文珍强忍巨大的悲恸,遵照孙明瑾的遗愿,抚育好儿女。在孙明瑾牺牲后的十年间,含辛茹苦,经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苦,哺育子女六人,终于积劳成疾,不幸于1953年5月与世长辞。
姜文珍在遗诗中还写道:“衡岳百灵葬忠骨,青山有幸伴忠魂。文珍洁守等待儿女成林,雁序行列,清香花果前来衡岳,告你晚景红”。母亲早逝,夙愿未能实现,也是孙明瑾儿女的终生憾事。每念及此,他们内心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