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1984)
尹林平,原名尹先嵩,曾用名尹利东、林平,江西兴国人。少时仅读一年半书,就因家贫而辍学,在家耕种劳作。
民国16年(1927)参加中共领导的村农民协会,后又参加乡农民赤卫队,任大队长。民国19年(1930)参加红军,先被编人红军补充第五团一连任教官,后被编人红军赣西南游击队任副排长,曾参加中央苏区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民国20年7月随红三军转战兴国、连塘、良村、黄陂等地,先后升任排长、副连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被调到红三军七师干部研究班学习。
民国21年(1932)3月,尹林平随东路军挺进闽西南,任闽南游击独立大队副大队长。后独立大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简称"红三团"),尹先后任副团长、团长。民国22年1月,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改组时,兼任中心县委委员、军委书记。其间,他率红三团在闽南一带发动群众,抗捐抗税,打击地方反动武装,扩大了游击区。同年被调任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支队长。
民国23年(1934)2月,为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他率领红二支队主动出击,重创敌人。部队从几十人发展到500余人,下辖4个大队,牵制了敌军两个师和地方武装1万多人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红军主力长征后,尹林平率红二支队在安(溪)南(安)永(春)德(平)一带坚持斗争。其时,红二支队迭遭敌重兵围攻,损失颇大。为保存革命力量,他召集中心县委干部进行商讨,决定改变斗争策略,将红军分散隐蔽活动。随后,他亲往厦门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情况,被留在厦门任中共厦门临时工委书记。 抗战爆发后,尹被调至香港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任工委委员兼军事部长。民国27年(1938)4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任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日本军入侵华南后,他奉命到东江地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中共东江前方特别委员会书记。他遵照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指示,在东江地区各县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敌后武装斗争。民国29年6月,被派任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曾生、王作尧部的政委。
翌年12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他参与领导组织抢救被困在港的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工作。尹率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密切配合,先后将800余名民主人士、文化人士营救出敌占区,并转送往大后方,受到中共中央的通电嘉奖。民国31年(1942)2月,东江军政委员会成立,被委为主任。
同年5月,"粤北事件"发生后,尹林平遵照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指示,及时地暂停了国统区的中共组织活动,将已暴露的中共党员干部安全转移到游击区,避免了事件的进一步扩大与恶化。在此期间,以他为首的东江军政委员会仍继续领导着广东敌占区和游击区党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南方局所交给的任务。民国32年(1943)1月,中共广东省临委成立,尹任书记。
民国32年(1943)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尹林平任政 委。他大力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部队和根据地开展杀敌立功、拥政爱民和拥军扩军运动,激发指战员的士气,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民国33年8月,鉴于日军发动打通粤汉线、湘桂线作战,广东面临全面沦陷的形势,尹主持召开中共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作出了全面开展广东抗日武装斗争的决定。会后,他又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使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与巩 固。民国34年7月,尹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广东当局秉承南京政权的意旨,一再否认广东省存在中共武装,以破坏停战谈判。民国35年(1946)3月,尹奉命密赴重庆,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揭露广东当局阻挠军调谈判的阴谋。随后,他由重庆飞抵广州,以中共华南抗日游击队代表身份参加军调部第八执行小组,与广东当局进行中共武装人员北撤问题的谈判。同年6月30日,中共广东武装人员2500余人北撤山东,尹林平被留在广东,继续 坚持斗争。
民国36年(1947)5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成立,尹任副书记。他积极组织培训 骨干,重建武装,恢复武装斗争。民国37年12月,任中共粤赣湘边区临时区委书记。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任司令员兼政委。
50年代后,他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军区副政委、广东省支前司令部司令员、广东省公路修筑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岛管理局局长等职。1955年1 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广东省副省长、华南分局交通运输部部长。7月,华南 分局撤销,成立中共广东省委,改任省委常委兼广东省副省长、省委交通运输部部长。
1956年7月至"文化大革命"前,先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处书记、 兼任组织部长等职,主管党群、监察、农业和公检法系统等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加上"走资派"、"叛徒"、"为地方主义翻案"等罪名, 遭秘密囚禁,身心受到摧残,直至1973年底才出狱。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经中共中央安排到中央党校学习。1977年底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政协主席兼党组书记。1982年9月,出席中共"十二大",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4年3月,因病人院,后转往北京治疗。同年9月8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述有《建立连队中的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与抗战》、《目前形势与斗争任务》、《鏖战华南敌后的东江纵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