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到

登录
首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
英烈名录
英雄名录
抗疫英雄
寻找英雄

郭恩志

职务: 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立特等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历任副营长、副团长、副师长。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家庭地址:

出生日期:1926年8月   逝世日期:1991

详细事迹



郭恩志:以伤亡16人的代价,歼灭美骑一师800余人,立特等功

作家魏巍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和感动了数代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魏巍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向中国人民描述了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些感人肺腑,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此后,人民志愿军就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作为当代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抗美援朝的军旅作品。



由于这些军旅作品都是魏巍亲赴朝鲜战场,是在和广大志愿军指战员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的前提下,创作而成的,所以魏巍的军旅小说读起来很容易让人身临其境,感动不已,他让很多中国人真实地了解到了朝鲜战场上所上演的那一件件惊心动魄的战斗事迹。



魏巍创作出的军旅作品中,除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最为人所熟知外,就属魏巍在1978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东方》。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人民志愿军一个英雄团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它在2019年还被入选为“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在小说《东方》中,魏巍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就是一位叫“郭祥”的战士。



小说中,11岁的郭祥因不堪被一位姓谢的地主欺压,为报复他,便在暗地打了他儿子谢家骧一顿,又杀死了他心爱的黄鹰,之后为了躲避谢地主,选择了亡命天涯。13岁,亡命途中遇到我党的军队,见我八路军是一支真正为穷人打仗的部队,并坚定地加入了我八路军。



入朝后,郭祥英勇奋战,悍不畏死,面对敌人肆无忌惮的飞机,他创造了用机关枪打掉敌机的先例;面对敌人的横冲直撞的坦克,他和战友们打造出了摧不垮、打不烂的地下长城。



面对敌人疯狂的进攻,郭祥总能做到面不改色,从容应对,没有任何的惧怕之心,一直都拥有着一股如同猛虎下山般的赫赫虎威。



缚龙里战斗,郭祥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扔光了,身上也被敌机扔下的汽油桶点着了,但是他仍然是死战不退,没有武器弹药,就用铁锹和石头同敌人战斗,最终使敌人大败而归;反击战中,郭祥的腿被敌人炸断,可依旧不下战场,坐在担架上指挥着部队与敌人作战,直到把敌人的坦克优势打垮,他才退下战场。



郭祥就是成千上万个在朝鲜战争上悍不畏死与敌厮杀的人民志愿军的缩影。这些可爱的人民志愿军战士们为国而战,没有一丝惧怕之心,有的只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坚定信念,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才能赢得这场立国之战。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东方》中郭祥这位英勇无畏,犹如战神般的英雄人物,在我军的战史上其实是有原型的,他就是一级战斗英雄郭恩志。





1926年8月,郭恩志出生在今河北任丘,18岁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郭恩志先后参加了大同、太原等战役,便先后任晋察冀野战军排长、解放军第十九兵团连长等职。



1951年,郭恩志随63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任63军188师563团8连连长。



入朝的第一年,郭恩志就在6月人民志愿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中,大放异彩,带领8连奋战四昼夜,击退了敌人13次进攻,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伤美军800余人,创造了军事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



战后,郭恩志被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



铁原阻击战,是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为“联合国军”的进攻,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进行的一场阻击战,它是第五次战役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激烈的战斗之一。



1951年4月22日,我人民志愿军为了挫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韩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我志愿军的企图,遂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发起了第五次战役。



战役之初,我军势如破竹,趁敌人还未反应之际,迅速渡过临津江和北汉江,直逼韩国首都汉城,从而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



然而,由于此次战役我军准备并不充分,加之太过深入敌腹地,致使我军后勤补给出现严重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军在抵挡“联合国军”的正面战场上越发吃力,粮草弹药日渐空虚。



就在我军即将弹尽粮绝时,1951年5月21日,察觉到问题的彭德怀总司令见此前所定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便果断命令参加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全线后撤。





与此同时,就在彭德怀总司令下令撤军之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也敏锐地发现了我军所面临的后勤补给问题,知道我军现在已经快弹尽粮绝。



于是乎,在彭德怀下令参战的志愿军全线后撤时,李奇微随之下令“联合国军”开始全面反攻,李奇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我志愿军主力全歼在三八线以南地区。



这时,彭德怀和李奇微不约而同地都将目光停留在了地图上的一个地方:铁原。



铁原是志愿军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方补给重地,承担着囤积、转运志愿军运往前线物资的重责,也是遏制“联合国军”对我军发起进攻态势的战略要地。



对志愿军来说,若丢掉铁原,不但我前线志愿军的补给线会被拦腰斩断,更甚者东西线之间联系也会被彻底割断。一旦被切断,志愿军随时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而对美军来说,只要占领铁原,整个朝鲜战争的天平就会朝着他们倾斜,不但能全歼我军,更是可以一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对于中美两军来说,铁原都是势在必得,谁占据铁原,谁就拥有朝鲜战场上的主动权。





为牢牢控制住铁原地区,彭德怀电令志愿军第63军、第65军194师迅速在涟川和铁源之间组织起一道正面宽25公里、纵深20公里的防御阵地,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



而美军为了占领铁原,也是下了血本,集结了4个军13个师共4.7万人,及1300门火炮、400辆坦克,并且有空中支援,向铁原地区汹涌袭来。



此时,对于指挥铁原阻击战的63军军长傅崇碧和政委龙道权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不说敌装备精良,63军仅有2.4万人,没有重武器,更没有空军支援,全军只有240门60毫米迫击炮,最重要的是63军将士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没有任何休整,早已精疲力尽,且由于事发突然,63军在没有得到多少补给的情况下就赶赴前线,弹药粮秣也是严重缺乏。



面对此情此景,军长傅崇碧和政委龙道权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就退缩,在面对美军已呈现劣势的情况下,军长傅崇碧和政委龙道权是积极进行防御部署。



经过慎重的商议,他们决定利用有利地形,以玉女峰、种子山、德岘洞、仙人峰地域为主阵地,从南到北构筑三道防御阵地。



187师负责玉女峰以东,涟川至铁原铁路、公路以西地带的防御任务,阻敌中央突破;189师负责涟铁公路以东、汉滩川以西地带的防御任务,阻敌北进;



65军194师,在玉女峰、内洞、朔宁、下浦地域组织防御;188师为预备队,在铁原以西灵洞、驿谷川、揪屯里地域集结待命。





5月30日,63军和65军194师各部全部进入预设阵地,随时抵御来犯之敌。



此时,188师563团就奉命驻守在铁原一带的两条主要公路所形成的“丁”字形交叉点附近的3座高地上,分别是255.1、200和无名高地。当时,563团所驻守的这个地区对我志愿军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美军只要占领这里,就可以直接切断我志愿军的补给线。



因此,对于这个地区,我军是高度重视,特意让63军最为精锐部队之一的563团驻守在此地,防止美军突然袭来。而当时直接驻守在三座高地的,就是郭恩志的8连。



郭恩志奉命来到此地驻守后,就火急火燎地带着一排长王永义去勘察地形。经过细致的勘察,郭恩志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二排防守200高地,一排防守无名高地,最为精锐的三排则驻守主峰255.1高地,当作机动部队,随时支援一排、二排。



除此,因战前郭恩志已经得到情报,知道来访之地是美国陆军骑兵一师(骑兵一师是美军历史最悠久、资历最老的部队之一,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855年南北战争前在华盛顿组建的第二骑兵团,参加过南北战争、太平洋战争,被誉为“开国元勋师”。骑一师是美军战斗力最为强悍的部队之一,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是盟军第一个进入菲律宾马尼拉,第一个进入日本东京的部队)所属部队,针对他们火力强、善于集团冲锋的特点,郭恩志着重要求战士在阵地上修建“一洞三位”(一洞就是防空洞。三位就是防空炮位、坚守位、机动战斗位置)。





1951年6月5日,美军骑兵第1师向63军二线阵地发起进攻,并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向8连驻守的200高地发起进攻。



美军一到,就向我200高地倾泻了成吨的炮火,此时200高地上的松树被削光了脑袋,连地皮都被犁了一遍,可见其炮火之猛烈。



然而,由于郭恩志在构筑工事时,就考虑到了美军定然是会先对我阵地发起猛烈的炮击,所以事前就让8连修建了很多的防空洞,因此美军的狂轰滥炸并没有对8连造成多大的伤害。



待炮火停息后,美骑兵一师的2个连就从不远处的小树林里钻了出来,向200高地发起集团式冲锋。与此同时,8连2排的战士也在第一时间从防空洞跑出来,迅速进入阵地,准备作战。



见敌人向阵地冲上来,郭恩志并没有让防守200高地的2排战士立刻开枪,而是制定出了非常缜密的防守方式,即是“三枪战术”。



敌人冲到阵地前沿二、三十米时,郭恩志打响第一枪,听到枪声的迫击炮炮手就向密集的敌人发射6发炮弹,前一发、后一发,打成梅花形,将敌人往中间赶。



敌人都往中间跑后,郭恩志再打响第二枪,此时听到枪声的重机枪操纵手就一口气向中间敌人打出百发子弹,最前排的60多名美军瞬间就被击倒,后排美军见此心惊胆战,为躲避子弹,纷纷向两边跑去。



敌人向两边跑去后,郭恩志又打响第三枪,这时早已埋伏在两侧的副连长滕俊英,就立即带领两个反冲锋小组冲向敌人,手榴弹、刺刀瞬间让敌人乱作一团,40多位美军当场被击杀。



战至黄昏,被打疼的骑一师部队不再发起进攻,而是准备在距离我阵地200米处构筑工事,企图缩短第二天进攻我军阵地的距离。这时,获悉骑一师部队准备在阵地200米处构筑工事,郭恩志果断决定在在晚上发动了夜袭,绝不让美军阴谋得逞。



天黑之后,郭恩志便带着4名战士悄悄向美军阵地袭去。此时,骄傲自大的美军没有任何的防范之心,多数都躺在被窝里睡大觉,郭恩志和4位战士靠近美军营地后,先是四处扔手榴弹,后拿起机关枪就是一阵狂扫,打得美军狼狈不堪,四散逃窜,纷纷往后方逃去。



就这样,美军第一天的进攻以大败而告终。





第二天,恼羞成怒的美军出动12辆坦克、12门大炮,动用2个营兵力分两路向一排、二排驻守的无名和200高地发起进攻,并从两侧迂回,企图包抄8连退路。



此时,郭恩志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战士用各种战法应对美军的进攻。



郭恩志及时调整了8连的兵力部署,将担任机动部队的3排分别派往1、2排阵地上,因此很快敌人第一波攻击就被我军击退。



美军见强攻不行,就想到用阴谋诡计,他们故意用中国话向我军阵地大声说道:“攻不上去就不攻了,用炮火把他们的阵地炸平”企图欺骗我军,让8连进防空洞躲避炮火,然后偷偷冲上我军阵地。



美军如此幼稚的做法,郭恩志一眼就看穿,知道他们用中国话喊话的目的就是想骗我军进防空洞,然后进行偷袭。



看穿美军小把戏的郭恩志没有上当,命令全连战士坚守战斗岗位,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



此时,美军并不知道我军并没有上当,见阵地静悄悄的,就误以为我军上当了,遂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偷偷向我军阵地袭来。



美军偷袭的后果可想而知,那就是被我军突然的炮火打得狼狈逃窜,掉头就跑。





接连的失败让美骑兵一师是彻底变得疯狂了起来,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他们再也不讲什么战术,直接就是无脑的进攻,先用炮火炸,再用人命去填,周而复始。



到第六天,在郭恩志的机智指挥下,8连虽然没有出现太大的伤亡,可是弹药却即将耗尽。此时,郭恩志一面向团部发出电报,一面将手上仅有机动部队三排八班、九班分别派到一排、二排的阵地上,255.1高地只留下他和营机炮连副连长带三排七班坚守。



战至12时,美军虽然无法攻克8连防守的高地,但是却完成了对8连的合围。



入夜,8连与563团团部的联络彻底中断,即将弹尽粮绝的8连陷入美军的重重围困之下,三座高地彻底变成了孤岛。



危急时刻,郭恩志经过慎重考虑,果断决定趁夜突围。突围前,郭恩志掩埋了烈士的遗体,背起了受伤战士,然后集中全连仅有的113发子弹和1枚反坦克手雷,趁着夜色开始突围。



郭恩志和三排排长刘明甫负责打突破口,指导员苏文禄负责后方掩护,经过数小时的奋战,6连顺利从敌人防卫力量最为薄弱的西面跳崖突围成功,胜利返回营部。



铁原阻击战,郭恩志率一个连坚守阵地6天6夜,像一根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铁原与大马里之间,让美军是寸步难行。在8连全体官兵视死如归,英勇奋战下,8连最终以伤亡16人的代价,击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军之一骑兵第1师一个加强团13次的疯狂进攻,毙伤美军800余人,出色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布置的阻击任务。



战后,8连被十九兵团记集体一等功,并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保卫开城钢铁连”荣誉称号。郭恩志荣立特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53年,郭恩志从朝鲜战场上载誉归来后,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国庆庆典。之后,郭恩志更是先后4次被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几十年战场上的奋勇厮杀,虽让郭恩志身上是伤痕累累,却也让郭恩志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郭恩志却从来不以功臣自居,退休后,他深藏功与名,过着比普通人还普通的生活。



他对子女说:“我很多战友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和他们比,我算是很幸运的。党和政府已经给予了我很多,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个人的问题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



1991年9月13日,郭恩志因患淋巴癌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逝世,终年65岁。



用小说《东方》中郭祥的话说:“我生在苦水里,长在战斗中。我既不怕眼泪,也不怕鲜血。为革命斗争是我光荣的职业,征服敌人是我最大的愉快,为人民献身是我最大的幸福”郭恩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同千千万万与他一样的革命战士们一起铸就了护佑着中国繁荣昌盛的万里长城。


其他英雄

  • 季书田

  • 李启汉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省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赖传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吴国良 下士

  • 周松峰 公务员

  • 李保子

  • 梁文岐

  • 黄劭显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 陈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