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中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革命烈士
简述:金守儿(1955年-1979年3月3日),浙江省富阳市王洲乡(今属场口镇)前金村人,1976年3月入伍,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追认为“一等功臣”。 1979年,金守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勇猛顽强。1979年2月17日,随部队攻打越南保肯公安屯,右额为越军弹片所伤,不顾包扎,继续战斗。下午腹部又被子弹打穿,班长严令医疗,送入战地医院。伤未痊愈,即回部力请参战,摧毁越军暗堡两座,3月3日在攻打高巴岭7号高地战斗中,与同班战友歼敌160余人,被越军弹片穿破头部,胸腿亦伤,不及抢救牺牲。
职位:战士
简述:宋银松(1958.2-1979.2),成都市西城区人,1976年3月入伍,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任副班长。1979年2月19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攻打170高地的战斗中,他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战斗。他向副连长要求:“让我冲在前头吧!”接到任务后,他机制灵活靠近了170高地的山脚下,打死了一名越军。这时敌人的暗火力点开火了,在这紧要关头,他想如不干掉这个火力点,战友们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为了给战友们扫除前进的障碍,她就地一滚,取出手榴弹向敌人火力点投去,趁着烟雾跃到离敌人火力点不到10米的地方,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猛扫,不幸一颗突来的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壮烈牺牲。宋银松牺牲后,部队为他记二等功1次。
职位:战士
简述:曾发军(1966.6-1986.7),成都市金牛区洞子口乡古柏村人。在他7岁那年入读于洞子口乡韩家庙小学,在校期间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在念小学四年级时,因为意外摔伤,他回家休养。在家里,他不仅体贴父母,自觉帮助父母种地。同时,还尽其所能地帮助邻里,受到大家称赞。1984年10月他应征入伍,来到云南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参加了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在战斗中,他作战勇敢,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坚持强化训练,作战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1986年4月21日的战斗中,他与全班同志研究总结出了六0炮“梅花形、十字形”新打法,全班打出了炮弹300多发,守住了阵地。7月24日因降暴雨,工事塌方,在老山阵地牺牲。
职位:班长
简述:张志辉(1960-1979),1960年11月出生。1977年1月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入伍后不久加入共青团,并担任班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志辉坚决要求上前线,临行前,向党组织递交了人党申请书。3月1日,我军开始攻打新寨黄连山垭口。张志辉所在的一连奉命从左侧向敌人实施穿插,抢占2325高地,身为班长的张志辉机智灵活,隐蔽而迅速地接近敌人,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顺利完成了任务。3月3日凌晨,一连又奉命进攻垭口另一高地,在战斗中他的火箭筒打坏了,他就抓起冲锋枪向敌人冲击,不幸中弹牺牲。
职位:战士
简述:李祥兵(1958.3-1979.3),1958年3月出生,新津县邓双公社邓公场镇人,父亲李顺清在新津航运公司工作,母亲罗淑良,在家持家,都是诚实本分的居民,兄弟姐妹五人,李祥兵排行老四。1974年新津县武阳中学初中毕业后,为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李祥兵下乡参加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劳动中,李祥兵积极肯干,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多次受到组织表扬。1979年1月为保家卫国,献身国防事业,李祥兵参军入伍。入伍后,在部队表现好,多次受到部队表彰。1979年3月3日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不幸壮烈牺牲。1979年3月30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批准为烈士。
职位:连队副指导员
简述:宋子荣(1938-1962.10),1938年出生在崇庆县听江乡雁乐大队(今宋桥村10组)的一个贫民家庭。9岁开始人学,后毕业于三江中学。1955年3月,宋子荣怀着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891部队的战士。在部队中,他勤奋好学,团结战友,尊敬首长,战斗中机智勇猛,不怕牺牲,深受连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好评。1957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晋升为连队副指导员。1962年10月20日,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宋子荣不幸中弹牺牲。1962年12月1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7891部队批准为革命烈士。
职位:重机枪手
简述:陈传勇(1964-1984),龙泉驿区洛带镇柏杨村4组人,1983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重机枪射手。1984年初,随一部队开赴中越边境,参加老山自卫反击战。4月28日,陈所在连队受命攻取敌56、54号高地。越军据守的56号高地火力很猛,由于林木浓密,看不清敌人火力点位置。陈传勇当即爬上一棵大树观察,很快发现了敌军的几个暗堡。由于扛机枪架的战友没有跟上来,他便将机枪架在交叉起来的竹竿上向敌人射击,压住了敌人的火力,连队乘势前进了30多米。这时,敌人火力点再次复活,子弹像泼水般射来,把尖刀排压得抬不起头。陈传勇心急如焚,他毅然双手举起重达29公斤的重机枪身,叫道:“连长,你快打!”连长抓起机枪一阵猛扫,压住了敌人火力,尖刀排顺利占领了56号高地。而陈传勇的双手却被灼烫的枪管烧起了血泡,但他一声不吭,忍着疼痛随部队继续向巧。米左右的54号高地前进。高地附近遍布雷场、铁丝网,陈传勇果断地把重机枪架在已剪开的铁丝外,这时,西南侧跑出3个敌人,陈传勇眼明手快几个点射,击毙了2人。同时又发现几个游动火力点,立即射击,将敌人3个火力点打哑。敌人发现陈的重机枪对他们威胁最大,便集中火力疯狂向他射击,炮弹不断在他身旁爆炸,并炸伤了他的背部。班长命陈转移阵地,他刚拖着机枪转移几步,便不幸触雷牺牲,时年20岁。陈传勇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一等功。
职位:排长
简述:陈长清(1934-1962.10),1934年出生在崇庆县上元乡味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跟着父亲出门在外打短工。1951年7月,陈长清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7749部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749部队的战士。在部队期间,他刻苦学习军事技术,吃苦耐劳、虚心进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52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9月晋升为排长。1962年10月30日,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陈长清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1962年10月31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7749部队批准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