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戴民权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曾参加过讨伐陈炯明,营救孙中山的战斗。戴民权于1931年4月3日-5月14日固始战斗及1931年7月1日-8月5日第二次固始战斗中率第二十五师部队守住固始击退共产红军二度攻击。任改编自河南息县、汝南、固始、潢川等县的地方团队的第四十五师师长,隶属于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戴民权1937年11月9日调升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副军长,后兼豫南游击队第五纵队司令。1940年5月戴民权奉令于河南遂平境内截阻日军壮烈殉国,时年48岁。
戴民权兴办了半扎私立民权中心完全小学,并捐500亩地、一盘水磨,大旱之年在半扎发放万斤粮食救济乡民。戴公馆迄今屹立于半扎。
捐资助学
半扎街东西约1.5公里,分南北两条街。南街为主街,临万泉河,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为襄洛古道组成部分。南街两旁多为门面房,门板可以拆装,房屋建筑比较考究。代表性的建筑是戴民权的宅院——戴公馆和南门附近的秀才樊传英家带门面的樊宅。戴民权(1891年~1940年)是汝州近现代史上有着传奇经历和争议的人物。他出生于汝州市蟒川乡戴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父母双亡后,他出外闯天下,官至国民党第四十五师师长、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中将)。他曾参加过讨伐陈炯明,营救孙中山的战斗。他打过日本鬼子,是抗日时期殉国的国民党将军之一。戴民权兴办了半扎私立民权中心完全小学,并捐500亩地、一盘水磨,大旱之年在半扎发放万斤粮食救济乡民。 [1]
戴公馆属典型的北方三进三截四合院,房屋按南北中轴线设置,前后门通前后街。临街屋中间是高大的门楼,左右两间比门楼低一尺,独立成房。院内客厅、厢房十分宽大,廊柱下有镂空透雕,描金彩绘。地面全部用方砖铺成。戴宅宽大气派,重视装饰,对房脊要求严格,不仅脊高,而且脊纹图案考究,上有狮子、盘龙、鱼和牡丹、荷花等。 [1]
戴公馆主体建筑共有房舍50多间,炮楼一座。公馆西北角建有花园、车场。为方便戴的吉普车通行,公馆西侧留有一约3米宽的青石条过道。过道沟通南北街,汽车可直接开进院内。 [1]
关帝庙内东西两侧的房子是戴民权出资兴建的私立民权中心完全小学校舍。1931年,戴已任国民党陆军第四十五师师长。据解放后半扎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梁廷松回忆,戴回乡探亲时看到本村学校校址狭窄、房屋破烂、校具短缺时,识字不多的他深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决心在家乡办一所像样的学校。于是,他慷慨捐资3000大洋委托王瑞亭修建校舍、添桌凳、购图书。因附近村庄农家求学弟子日益增多,学校无力容纳,戴夫人刘素玲又捐赠土地500亩以补学校开支。从此,半扎一带的农家子弟都有了读书的地方。国民政府为表彰戴捐资办校,遂将临汝县县立半扎中心完全小学改为临汝县私立民权中心完全小学。那时半扎小学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睡前洗脚、剪指甲。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高薪聘请优秀教师任教,南开大学毕业的樊创凯曾被聘为该校校长。学校吸引了周围村庄甚至县城里的学生前来就读,戴的三子两女都在该校就读。学生着统一服装,出门文明有礼。解放后,关帝庙和民权小学合为一体,曾是蟒川乡第三中学。半扎后来出了10多名县团级以上的干部和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与该校高质量的教学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