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到

登录
首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
英烈名录
英雄名录
抗疫英雄
寻找英雄

阚维雍

职务: 抗日英烈、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1军131师师长

家庭地址: 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44年

详细事迹

阚维雍,原名阚庆福,字伯涵,1900年出生于广西省柳州市(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户官宦家庭。阚维雍幼时读书勤奋,志在救世,在中学毕业后远赴广州考入医科学校,后因时局动荡辍学回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阚维雍决心投笔从戎,于是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第2期工兵科,但在毕业后因粤桂战争爆发而退避家中。1924年,阚维雍投奔李宗仁的定桂讨贼联军,被任命为参谋处少校参谋,从此成为新桂系的一员。 [2]


在军旅生涯早期,阚维雍始终担任野战部队的参谋或军校的教官职务。1930年中原大战后,张发奎率第4军随新桂系部队退回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为维持盟友关系,决定抽调新桂系部队的部分官兵补充第4军。阚维雍于是从第19师参谋长调任由张发奎指挥的第12师第36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发奎以抗日为名率部离开广西,阚维雍率领所部官兵脱离第4军回归桂军,后于1932年2月考入陆军工兵学校第一期受训,毕业后任第四集团军通信兵团团长,后又兼任南宁分校的交通兵科科长。 [2]





领导抗日




1937年3月,阚维雍调任第五路军通信兵团团长。两年后考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深造。1940年2月,他在陆大毕业后派任第31军参谋长。1942年4月又被调任第131师师长。第131师当时属后调师,全师都是新兵,为了能够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阚维雍积极整训部队,并严格要求所部官兵的作息及军纪。 [2]


1943年日军在盟军合力打击已转入战略防御,但为其“绝对防卫圈”,制订了“一号作战计划”。1944年4月实行此计划,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打通平汉路粤汉路北段后,调集九个师团另两个旅团共15万兵力,三路犯桂,占衡阳、夺全县、围桂林、陷柳州,攻独山,欲打通大陆交通线。 [3]8月间,日军攻陷衡阳,开始向广西进军。衡阳失守前,军委会及第四战区已经筹划将桂林、柳州两地作为防守广西的重点,但就兵力配置问题,回桂参与指挥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与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幕僚之间持不同意见。讨论的结果是仅以两个师担任原定由两个军负责的桂林防务,其中一个师便是阚维雍所指挥的第131师。 [2]


接到任务后,阚维雍率第131师在桂林防守司令部、第31军军部的双重指挥下依托桂林石山岩洞的特殊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并扫清射界准备死守。第131师的任务是担负桂林北部地区的防守任务,阚维雍以第393团守备中正桥以北沿河至北门一线,第392团守备北门至甲山口一线,第391团率两个营守备河东岸各独立据点及水东街沿河一线,第391团一个营担任预备队。 [2]


10月29日起,日军小部队开始向第391团河东各据点实施游击。31日,日军第58师团(师团长毛利末广)开始向屏风山、猫儿山一线做试探性的攻击,随后于11月1日开始全线进攻。第131师第391团近千名士兵死守河东的七星岩,负责进攻此处的日军第40师团(师团长宫川清三)一部屡攻不下,最后施放毒气毒死守军八百余人才将此地攻占。11月6日,日军攻占水东街沿河阵地,切断桂林河东、西岸交通,并以火焰喷射器攻击第131师部队驻守的各岩洞据点。11月8日,日军突入中正桥桥头堡及盐街。第131师、第170师(师长许高阳)抽调部队反击,在付出极大牺牲后才规复中正桥桥头堡等阵地,但是第131师第392团伤亡殆尽,团长吴展力战阵亡,始终未能歼灭位于盐街的日军。 [2]





壮烈殉国




11月10日下午4时,韦云淞召集守城将领开会,以部队伤亡过大决心突围。阚维雍在进驻桂林之前,已经下决心与桂林共存亡,并预先写好绝命书交给妻子。散会之后,阚维雍对于放弃桂林十分失望,他在回到东镇路猫儿山岩洞师指挥所后,呜咽着对师部人员说“我们要坚决与桂林共存亡,假如我死了,由副师长、参谋长指挥”,随后独自一人走到电话机房内开枪自杀,以表与桂林共存亡之志。

其他英雄

  • 禤润生 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原三水分局西南派出所张边社区民警中队、二级警长

  • 王甲本 军长(陆军上将)

  • 周其鉴 特派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

  • 司马义·买买提 班长

  • 达列力汗·苏古尔巴也夫 新疆阿勒泰人,哈萨克族,三区革命领导人之一

  • 王维舟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

  • 李中华 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原副部长,中央军委授予“八一勋章”。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 罗仕忠 副班长

  • 杨国生 战士

  • 李凤善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八女投江”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