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经历
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现为丰南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王占山,曾目睹日本鬼子的兽行,也亲历了中国共产党为乡亲们分田地、分粮食的情形。
1938年,一队日军扫荡王占山老家河北丰南县,9岁的王占山看到了魔鬼的狰狞獠牙,5岁的小妹也因遭日寇殴打而死,这一深仇大恨深深锲进王占山全家的骨髓中。为报仇雪恨,父亲王凯担任八路军领导的农会会长,叔叔王彬参加区小队,10岁的王占山加入八路军儿童团站岗放哨。 [9]
1947年,加入解放军,入伍第二年找到连队指导员马占海,坚决要求入党。
1948年8月,在行军中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6]。
1949年1月15日,在平津战役中,王占山所在连奉命攻打天津海河大桥,此桥因国民党守军重兵把守,固若金汤,故被敌军自诩为“金汤桥”。 [9]经此一役,王占山的入党介绍人马占海壮烈牺牲,王占山所在七连的100多名战士只剩24人,随后,军领导在阵地上命名七连为“金汤桥连”,并与24名官兵合影,掌旗者就是王占山。
平津战役后,王占山跟随部队继续南下,相继参加了湘赣、衡宝、两广等战役,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先后被提拔为班长和排长。
1952年10月,王占山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9]
1953年7月18日,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迎来关键一战。“请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我!”,24岁的排长王占山站了出来。在他的带领下,仅剩的76名战士怒吼着:“人在阵地在,有进无退、寸土不让!”。没有子弹就拿石头砸,4天4夜,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阵地却寸土未失。 [5]待兄弟连队前来换防时,全连仅剩不到10人,且都身负重伤。王占山全身布满38个弹孔,其中4处重伤,在野战医院昏迷了几天几夜,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才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治疗中,军医钦佩地对王占山说:“你命真大,38个窟窿还能活下来!”战后,王占山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9]
1958年,从朝鲜凯旋,王占山作为志愿军总部代表一员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年代,王占山对共产党员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从朝鲜战场归来王占山先后担任某师司令部参谋,师警卫连连长,某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
1979年9月被任命为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副司令员。职务升迁变动,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却一直未变。 [9]
1987年,从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上离休。 [8]担任安阳军分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被10多所大中小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5]
2020年,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王占山来到干休所,主动向党组织交了3000元特殊党费。 [8]
2021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党的最高荣誉——“七一勋章”的奖章佩戴在92岁的老英雄王占山胸前。抚摸着金光璀璨的“七一勋章”,现场聆听着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王占山感慨万千:“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党和国家还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