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2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县,父亲任海清曾任安徽宁国县小学教师、校长,县教育局局长、县银行行长等职。
1927年毕业于宁阳小学,1928年春考入安徽省宣城第四中学,1929年10月,任新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底,因宣城庙埠暴动失败,老师被捕,任新民与组织失去联系,只好暂时在家乡的一所小学代课。半年后,任新民带着求知报国的渴望,只身来到南京求学,被南京钟英中学免试录取高中部 [12]。
1934年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 [10]。1937年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1940年毕业,任兵工署重庆21厂技术员、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助教和讲师等职。
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2]1948年9月,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任为讲师。
1949年8月回国,任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8月,随该研究室并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5],历任院教务处副处长、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技术上校军衔。
1956年8月调赴北京,参加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任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一分院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任新民与创业者组织了导弹与火箭各专业技术讲习班,采用互教互学和测绘苏联提供的P-1模型导弹的办法,探求着导弹与火箭知识。任新民曾赴满洲里接收从苏联引进的P-2导弹,并作为中方代表在协定上签字。 [3]
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研究所所长,
1974年3月31日,任新民参与制定的《关于发展卫星通信问题的报告》得到中央批复,由此拉开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代号为“331”的通信卫星工程大幕。 [2]
1975年6月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88年成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理事;同年被国务院聘任为国家学位委员会委员、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聘任为初始会员。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工程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1990年4月,任新民作为发射外国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用长征三号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圆满地完成了商业发射合同,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商业发射服务零的突破。 [3]
1999年,任新民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5年9月27日,任新民在南京理工大学为自己的“两弹一星”元勋塑像揭开幕布。并获得南理工第一号“杰出校友”证书。 [6]
2006年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之际,任新民与钱学森等五位专家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颁发的“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任新民离开人世,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