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一十七年(1928年)12月,王方定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3岁的王方定随家人逃到上海生活。因父亲工作调动,王方定随之迁至南京,就读南京中学实验小学 [3]。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王方定先后在重庆南开中学、自贡蜀光中学完成了中学的学习。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夏,王方定考取交通大学电信管理系 [4];同年底,交通大学酝酿迁校去台湾,王方定返回四川,担任小学教员。1950年,王方定考入重庆大学化工系。1952年,王方定进入四川化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学习 [5]。1953年,王方定大学毕业后,经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受了所内外的业务学习(至1955年)。1959年2月,王方定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了二机部在北京虎坊桥工人文化宫召开的跃进献礼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中南海受到周总理接见 [6]。同年底,根据钱三强所长的建议,王方定和同事们花了约一个月时间建立了一座简易工棚作实验室,开始了提取钋的化学实验,接着又开展了氚和氢化铀的试制工作 [6]。1964年,结束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的王方定被派往九院,远赴青海负责原子弹研制中的放射化学工作,对核爆炸进行监测。1964年10月16日至1969年9月27日,王方定参加了十次核爆放射化学分析测定工作,用放射化学方法研究了核爆炸的残留物,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等核试验进行了放射化学诊断,参加创建了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方法 [6]。1978年,王方定回到北京,在核工业部军工局工作。1979年,调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后转向放射化学的基础研究,指导自发裂变过程引起的化学反应及电荷分布研究,同时兼任核工业研究生部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7]。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1993年至1997年,被遴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年4月23日,出席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的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55周年庆典暨学科建设研讨会 [8]。
中华民国一十七年(1928年)12月,王方定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3岁的王方定随家人逃到上海生活。因父亲工作调动,王方定随之迁至南京,就读南京中学实验小学 [3]。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王方定先后在重庆南开中学、自贡蜀光中学完成了中学的学习。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夏,王方定考取交通大学电信管理系 [4];同年底,交通大学酝酿迁校去台湾,王方定返回四川,担任小学教员。
1950年,王方定考入重庆大学化工系。
1952年,王方定进入四川化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学习 [5]。
1953年,王方定大学毕业后,经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受了所内外的业务学习(至1955年)。
1959年2月,王方定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了二机部在北京虎坊桥工人文化宫召开的跃进献礼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中南海受到周总理接见 [6]。同年底,根据钱三强所长的建议,王方定和同事们花了约一个月时间建立了一座简易工棚作实验室,开始了提取钋的化学实验,接着又开展了氚和氢化铀的试制工作 [6]。
1964年,结束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的王方定被派往九院,远赴青海负责原子弹研制中的放射化学工作,对核爆炸进行监测。1964年10月16日至1969年9月27日,王方定参加了十次核爆放射化学分析测定工作,用放射化学方法研究了核爆炸的残留物,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等核试验进行了放射化学诊断,参加创建了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方法 [6]。
1978年,王方定回到北京,在核工业部军工局工作。
1979年,调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后转向放射化学的基础研究,指导自发裂变过程引起的化学反应及电荷分布研究,同时兼任核工业研究生部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7]。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
1993年至1997年,被遴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0年4月23日,出席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的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55周年庆典暨学科建设研讨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