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是党中央和鲁迅联系的纽带,也是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是为数不多的走完长征的“文化人”之一,也是“左联”成员中惟一参加长征的人。长征对于长期生活在上海、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冯雪峰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毛泽东后来在一次会议上开玩笑说:“谁说书生不会打仗?雪峰同志就会打游击!”
冯雪峰1903年6月出生于浙江义乌神坛村,1921年秋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得到叶圣陶、朱自清、陈望道等名师的教诲。1925年春,冯雪峰来到北京大学旁听,多次听过鲁迅的课,并自修了日文。在他周围聚集了来自浙江的十余名爱好文学的穷苦学生,后来成为进步作家的有潘漠华、柔石、张天翼、王鲁彦。他们常常在一起交流思想、谈论文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冯雪峰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冯雪峰来到上海,与鲁迅第一次面对面交流,此后常去鲁迅家聊天。1930年,冯雪峰和鲁迅、潘汉年、柔石、阳翰笙、夏衍等人发起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1年左联五烈士牺牲后,冯雪峰接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秋,党组织安排冯雪峰赴瑞金工作,先后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副校长。
1934年初,毛泽东回到瑞金,住在沙洲坝。毛泽东知道,冯雪峰在上海工作期间跟鲁迅先生关系密切,便常向他了解鲁迅的一些情况。冯雪峰向毛泽东汇报了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特别详细地向毛泽东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情况,成为第一个向毛泽东全面介绍鲁迅的人。几十年后,毛泽东曾说:“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而成为毛泽东和鲁迅神交联系纽带的,就是冯雪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冯雪峰是中国文艺界少有的参加长征的人。时任红军干部团政委宋任穷说:“当时,雪峰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文学家,但没有一点架子,和大家一样的装束,吃着一样的饭菜,一样地拄着棍子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一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活多年的文化人,在极端艰难的长征路上,随军步行二万五千里,一直坚持到陕北,是难能可贵的。”
毛泽东对冯雪峰非常关心。有好几次,他搞到当时奇缺的纸烟,就派人送给冯雪峰。红军过大雪山后,毛泽东看到冯雪峰,非常高兴。他跳下马,把地图铺在路边,给冯雪峰讲了半个多小时。他还把瞿秋白牺牲的噩耗告诉冯雪峰,沉痛地说:“不仅仅是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我也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长征途中,冯雪峰先后担任了上级干部队政治教员和红军大学高级教员。他经常利用行军休息和宿营安歇时,向学员们讲授政治课;打仗时,他还在离火线不远的地方鼓舞士气;队伍行进时,他也不忘了解沿途群众的风俗习惯,调查当地的社会情况,在群众中传播革命的种子。长征对冯雪峰是一个艰巨的考验,而广大红军指战员团结一致、为了理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共产主义精神,又极大地鼓舞了冯雪峰。在长征血与火的洗礼中,冯雪峰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作为一名作家,他不仅获得了日后写下这段光辉历史的亲身感受,也得到了大量生动的素材。他把用文字记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史作为自己的使命。
1936年4月中旬,中央派冯雪峰作为中央特派员前往上海,开展上层抗日统一战线工作。4月25日,冯雪峰辗转到上海,开始做重建上海地下党的工作。5月初,宋庆龄告诉冯雪峰,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要求访问陕北苏区和延安。冯雪峰与斯诺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见,及时通过秘密电台向党中央报告了这一消息。这之后,斯诺进入陕北苏区,进行关于长征的采访,最后终于写成著名的《西行漫记》。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冯雪峰即开始酝酿撰写关于长征的小说。1937年12月20日,冯雪峰离开上海,回到故乡。从1937年12月到1941年2月,冯雪峰在家乡度过了三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他除了撰写关于鲁迅的论文、发动群众进行抗战工作外,其余时间都用来创作关于长征的小说。1940年11月,冯雪峰完成小说初稿,原名《红进记》,后改为《卢代之死》。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初稿倾注了冯雪峰大量的心血,抒发了他对长征、对英勇牺牲的烈士的深厚感情。
1941年2月,日本宪兵逮捕了冯雪峰,将他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在上饶集中营的近两年时间里,冯雪峰受尽折磨,但并未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1942年11月,冯雪峰被营救出狱。但在他入狱期间,《卢代之死》小说的手稿也永远地遗失了,这成为冯雪峰永远的遗憾,也是中国革命历史资料的一大损失。但冯雪峰的长征经历,以及他对红军长征的解读,却感染着无数的世人。冯雪峰通过他的纽带作用,把一大批先进分子联系在一起,让世人理解红军长征的意义,知道了这一人间奇迹。他在胜利走完长征之路的同时,也给世人指引了一条信仰的长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