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到

登录
首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
英烈名录
英雄名录
抗疫英雄
寻找英雄

陈延年

职务: 革命烈士,陈独秀长子、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家庭地址:

出生日期:1898年   逝世日期:1927年

详细事迹

陈延年:视死如归的革命者



 



陈延年



  在安徽省安庆市少年宫内,矗立着一座陈延年的雕像:他身穿西装、左手插兜,胸前的领带高高飘起,生动再现了烈士当年雄姿英发、壮怀激烈的革命形象。



  陈延年,又名遐延,安徽怀宁人,陈独秀长子,生于1898年。1915年,考入上海法语学校专攻法文,1917年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科。1919年12月下旬,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摒弃原先信仰的无政府主义,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一起创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同年秋,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10月,陈延年回国后被党中央派赴广州,先后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驻粤特派员、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不久,接替周恩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他极为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区委领导机构,建立党课制度,着力于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党的团结。到1927年3月,广东党组织已拥有9000多名党员,是当时全国党员人数最多、组织机构最健全,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地方党组织之一。



  1924年11月,陈延年协助周恩来建立海陆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11月,在铁甲车队的基础上,周恩来、陈延年等商定,从黄埔军校毕业生中再抽调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作为骨干,建立了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1925年6月,陈延年、苏兆征、邓中夏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中,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陈延年坚决反对,他以中共广东区委的名义报告党中央,要求中央坚决抛弃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政策,他在与邓中夏、张太雷谈起陈独秀的错误时,气愤地说:“(陈独秀)看不出蒋介石的阴谋,看不见工农的力量,竟把无产阶级当作革命的苦力。”又说:“我是共产党,坚决站在党的立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妥协退让政策!”



  1927年4月,陈延年赴武汉参加党的五大时,中央任命他接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他当即转赴上海,途中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6月,中共中央撤销江浙区委,分别成立江苏省委和浙江省委,陈延年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陈延年和赵世炎等不顾危险,部署工作,寻找失散的同志,恢复和重建党组织,积极开展斗争。6月26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为了得到上海中共党组织的秘密,对陈延年用尽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逼迫他供出上海党的组织。但陈延年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



  1927年7月4日晚,陈延年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赴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几个执刑士兵用暴力将其按下,松手挥刀时,不意陈延年又一跃而起,这一刀未砍着颈项,刽子手也差点吓得摔倒。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



  “我们的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生出来的,更不是从海外飞来的,而是在长期不断地革命斗争中,从困苦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长出来的,强大出来的。”陈延年1926年说的这句话,现在被印在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纪念书签上。


其他英雄

  • 冯平 总司令

  • 李涛 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平桥分局原民警

  • 郭容容 革命烈士

  • 陈若克 抗日英雄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妇委会委员,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驻会议员,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执行委员等职务。

  • 郭征 八路军第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 陈在华 城管

  • 张应桓 琼崖西南地区较突出的军事组织领导人之一,是挺进队、先遣队、镇南队的第一任队长,是共产党领导下感恩县第一任县长,是党的好儿女。

  • 李光钿 排长

  • 兰 跃

  • 周月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