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福
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刘贵福等利用马克沁机枪改造的高射机枪
一九四O年八月,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一所(黄崖洞兵工厂)刘贵福设计的“八一式马步枪”由各厂统一生产。
□刘国梁 刘秀真 辛敏
革命战争年代,八路军的军工生产战线曾涌现大批无私奉献的英雄,刘贵福就是其中一位。刘贵福是八路军第一支步枪——“无名式马步枪”的设计制造者,荣获“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并成为我国第一批“劳动英雄”代表。1939年5月,毛泽东为其题词:“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以刘贵福为代表的老兵工战士们,开创了人民兵工自主研发制造武器装备的先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建设中创建了光辉的业绩。
刘贵福,字锡珍。1907年生于山东省宁津县惺悟寨村,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边区机械厂枪械部负责人,军工部一所、四所副所长,军工部三厂厂长,华北兵工局第二工具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兵工厂厂长、一二一厂厂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第七局主任工程师。
心系家国奔赴延安
刘贵福自幼家境贫寒,6岁时父亲因躲避债务独自闯关东,兄弟几人依靠母亲给人做饭和针线活得以勉强糊口。16岁时,刘贵福投奔在京城卫戍部队第13师修械所当工匠的堂伯父刘凤鸣。在堂伯父的介绍下,刘贵福成为西苑陆军13师炮兵团的一名勤务兵。
1924年冬,他进入冯玉祥在西北边防督办公署修械所做学徒,学习枪械修理、制造,很快就出师成为工匠,开始了他的军工生涯。当时军阀割据混战不断,刘贵福辗转多个兵工厂,虽有一身好手艺,却在旧军阀部队中受尽把头的排挤、欺压。
1937年8月,日军飞机飞临太原上空,城内一片慌乱,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而一列列满载八路军战士的列车却纷纷北上,奔向抗日前线。目睹这一切,让正在太原兵工厂做工的刘贵福和工友们认识到,八路军才是真正救国救民的军队。在跟随太原兵工厂沿同蒲铁路南下的火车上,刘贵福遇到一位叫赵国强的中共党员,赵国强动员兵工厂的工人参军抗日。刘贵福等16名工友受其感召决定投奔八路军,转而爬上了北上的货车。
货车行驶到临汾刘庄八路军办事处时,刘贵福和工友们受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和供给部长兼兵站站长杨立三的接见,并有幸见到了朱德总司令。八路军首长的亲切关怀和战士们的热情招待,让饱受旧军阀剥削和压迫的刘贵福感慨万千:“共产党才真正是工人的贴心人”。
一路跋山涉水,刘贵福和工友们在2名八路军战士的护送下,于1937年12月到达延安。他们被分配到位于延安东约8公里的柳树店兵工厂。由于经历了漫漫长征路和无数次生死攸关的战役,此时的八路军兵工厂设备更加简陋,大量的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许多工具还得靠工人自己制作,主要原材料则是铁路道轨和废旧钢铁。在这样的条件下,刘贵福和工友们没有被困难吓倒,钻研出很多土方法,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修好轻、重机枪100多挺。
1938年3月,八路军兵工厂迁往安塞县茶坊村,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分东厂(枪械修造部)和西厂(机器制造部)两部分。刘贵福任东厂负责人。11月,日寇轰炸延安,因为我军没有高射武器,不能对敌轰炸机进行有效的还击,延安军民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对此,刘贵福和工友们下决心一定要制造出高射武器,保卫党中央首长,保卫延安。在无图纸、缺材料、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刘贵福带领工友们废寝忘食地研究设计图纸,加班加点地进行装配制造,通过对马克沁机枪的改造,最终制成了连发性能好、枪架稳定、转动灵活的高射机枪,为保卫延安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枪”获毛泽东题词
1938年底,军工局委派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枪械部制造步枪。刘贵福和工友孙云龙等人凭着他们多年造枪的经验,反复衡量、对比着各式步枪的优劣,经过多次讨论,设计出步、马枪结合,加折叠式三棱刺刀的新型步枪。该枪枪身轻便、灵活机动、性能精良,非常适合八路军深入敌后,对日寇开展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特点。
1939年5月,新式马步枪制造成功之时,恰逢“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即将开幕。新式马步枪还没来得及命名,就被展览会工作人员带到延安参加展览,标为“无名式马步枪”。展览会上,毛泽东见到“无名式马步枪”后拿起来拉拉枪栓,瞄瞄准星,高兴地称赞:“使上我们自己造的枪啦!枪造得很好嘛,也很漂亮啊!要创造条件多生产,狠狠打击日寇!……”在工业展览会闭幕大会上,经过评委评选,“无名式马步枪”获甲等产品奖。刘贵福作为主要设计者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并在大会上发言。他说:“以前我是个穷工人,有了技术也免不了失业、流浪。如今参加了革命,有了点贡献,想不到党给我这么大的荣耀。我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革命到底!……”会后,毛泽东为其题词:“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从此我国有了“劳动英雄”的称号,刘贵福也成了第一批“劳动英雄”代表。
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派一批干部、技术骨干,支援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刘贵福等人于1939年10月到达军工部。刘贵福先后担任军工部技师、军工部一所(黄崖洞兵工厂)副所长,并受命改进无名式马步枪。当时军工部用手工造的枪,尺寸不标准,许多零件不能互换,各厂造的步枪型号、规格不尽相同,性能各异,产量少,质量差,成本高,常常在战斗中发生故障,甚至伤害自己。怎样把各厂制造的各种规格的枪支统一起来,实现步枪的制式化,是当时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针对当时的战况和战术,刘伯承提出过这样一种理论:步枪是一种近战武器,只要能在200米以内射击准确,越轻越灵巧越好。
按照刘伯承有关步枪设计的理论,在军工部刘鼎部长的指导下,刘贵福等于1940年又改造升级了马步枪。该枪的特点是体积小、射击准确、外观漂亮。最突出的是枪上可自动展开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它的凹进样式可以实现刺杀后容易拔出、不用时反贴在枪管上、肉搏时按动键钮一甩就可迅速自行固定之目的,这样对争取时间、争取白刃战的胜利至关重要。1940年7月,刘鼎带着新枪到八路军总部汇报时,受到彭德怀、左权等首长的肯定和赞扬。因为正好赶上8月1日,“无名式马步枪”被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军工部各厂统一成批生产,从此我军有了最早的制式步枪。
刘贵福不但在科学技术上作出许多重要贡献,而且在生产管理上也表现出色,多次受到表扬和奖励。1943年的“新英雄主义运动”中,其被军工部总工会授予“技术能手”称号,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1944年冬,刘贵福和“炮弹大王”甄荣典等18人一起参加了“晋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
新中国成立后,刘贵福主持了我国第一代火炮等制式兵器的定型和地方兵工厂的创建等工作。1966年9月3日,刘贵福因病在北京逝世。以刘贵福为代表的老兵工战士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了人民兵工自主研发制造武器装备的先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建设中,他们创建了光辉的业绩,铸就了人民兵工不朽的精神丰碑。
(宁津县政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