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文
职务:
省委候补委员、中共邛大特区区委书记、川康边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大队总司令部总司令
家庭地址:
四川宜宾
出生日期:1904
逝世日期:1950-3
牺牲地点:邛城监狱
主要事迹:
化名余三弟、余福生、陈伯峦、陈济民等。1923年从成都华西大学肄业返乡后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6月任中共宜宾县委委员,从事农运工作。1928年冬任五通桥特支书记,1930年受党的派遣,化名余福生打入敌清共委员会任编辑副官,出色地完成了收集敌情的任务。翌年秋,任宜宾观音乡支部书记,1932年夏调任成华东区区委书记,12月调任潼川(三台)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3月调回省委,6月,受省委派遣,化名陈伯峦到抗捐军总司令部任政治委员,7月任中共上川南特支书记,11月任扩建后的中共邛大特区区委书记。1934年1月任省委候补委员,1934年8月兼川康边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大队总司令部总司令。其间的1934年4月代理中共邛大县委书记。从邛大党的扩建与发展,武装抗捐斗争的有效开展,红色区域的广泛开辟,武装游击以及特区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受派到邛开展工作的余宏文,将毕生精力投人党的工作,并以其出色的工作成效,基本达到扰乱了敌人后方,牵制了部分兵力,打乱了军阀部队围攻通南巴苏区的部署,支持配合川北红军作战的预定目的。1935年1月,余宏文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是年3月被害于邛城监狱。在狱中,余宏文被无计可施的反动军警强灌毒药而牺牲。临别前几分钟,他才向同监的战友道明:“我叫余宏文,是宜宾观音乡人”。1958年1月,川西人民行政公署为其颁发革命工作人员光荣纪念证。 余宏文生前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清泓》(1958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崃山文学>曾予以刊载)、《可怜的玉凤》两部文学姊妹篇,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为背境,以亲身经历为主线,真实而细微地描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并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土的复杂过程。
化名余三弟、余福生、陈伯峦、陈济民等。1923年从成都华西大学肄业返乡后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6月任中共宜宾县委委员,从事农运工作。1928年冬任五通桥特支书记,1930年受党的派遣,化名余福生打入敌清共委员会任编辑副官,出色地完成了收集敌情的任务。翌年秋,任宜宾观音乡支部书记,1932年夏调任成华东区区委书记,12月调任潼川(三台)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3月调回省委,6月,受省委派遣,化名陈伯峦到抗捐军总司令部任政治委员,7月任中共上川南特支书记,11月任扩建后的中共邛大特区区委书记。1934年1月任省委候补委员,1934年8月兼川康边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大队总司令部总司令。其间的1934年4月代理中共邛大县委书记。从邛大党的扩建与发展,武装抗捐斗争的有效开展,红色区域的广泛开辟,武装游击以及特区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受派到邛开展工作的余宏文,将毕生精力投人党的工作,并以其出色的工作成效,基本达到扰乱了敌人后方,牵制了部分兵力,打乱了军阀部队围攻通南巴苏区的部署,支持配合川北红军作战的预定目的。1935年1月,余宏文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是年3月被害于邛城监狱。在狱中,余宏文被无计可施的反动军警强灌毒药而牺牲。临别前几分钟,他才向同监的战友道明:“我叫余宏文,是宜宾观音乡人”。1958年1月,川西人民行政公署为其颁发革命工作人员光荣纪念证。 余宏文生前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清泓》(1958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崃山文学>曾予以刊载)、《可怜的玉凤》两部文学姊妹篇,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为背境,以亲身经历为主线,真实而细微地描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并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土的复杂过程。
详情